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5-04-20 17:55:57
《迷雾大陆》召唤物分析
在《迷雾大陆》这款游戏中,召唤物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玩法机制,涉及多个职业的召唤技能。例如,法师能够召唤魔眼和多头蛇,德鲁伊可以召唤甲虫和渡鸦,魂灵师则能召唤骨魔和魂灵。召唤物与玩家角色独立,拥有专门的生成与行动机制,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。
1. 召唤物的生成与消失机制
1.1 生成机制
当召唤技能被触发时,根据技能描述和当前游戏状态,召唤物会按特定规则生成。以魂灵师为例,骨魔和魂灵的召唤技能会在激活时生成召唤物。
召唤物通常是逐个生成的,即使技能描述为一次召唤多个,它们的数量也会逐步达到上限。召唤物数量通常是有限制的。例如,魂灵师的骨魔上限为2个,如果学习了盛宴符文的第二级,最多可以召唤4个。召唤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,这段时间受技能冷却、单次召唤数量和上限的影响,并且在计算总伤害时,需特别考虑这一阶段。
1.2 消失机制
召唤物有些会在一定条件下自动消失。例如,魂灵会在达到一定时限后引爆自毁。某些召唤物会在持续时间结束后消失,比如多头蛇的存在时间为10秒。而其他召唤物则可以持续存在,并且在场上的召唤物达到上限时,新的召唤物会替代场上最早生成的召唤物。在更替过程中,可能会有伤害丧失的情况,计算总伤害时需要剔除这一段时间。
2. 属性继承
召唤物生成时,会通过“快照”机制继承角色当前的属性。即在技能释放的瞬间,角色的各种属性值、增益和减益效果等会被记录下来,召唤物的属性就基于这些信息来设定。之后即便角色的属性发生变化,也不会影响已经召唤出的召唤物。
不同的召唤技能继承的属性也有所差异。例如,魂灵师的骨魔会继承角色100%的攻击力、生命值和所有伤害加成;而魂灵则只继承攻击力和伤害加成。需要注意的是,召唤物只有继承了生命属性才会拥有血条,并且能够承受敌人的攻击,但其防御值为0。若角色激活了某些技能,比如魂灵师的“髓内钉”,可以为骨魔提供高达98%的伤害减免。此外,所有伤害加成包括暴击率、暴击伤害、对精英/首领伤害、远程/近战伤害等属性,也会被传递给召唤物。
3. 召唤物的加成规则
在《迷雾大陆》的S4赛季及之前,召唤物并不享受红塔加成。但从S5赛季开始,召唤物也能获得红塔的加成。此外,召唤物并不享受某些角色增伤类加成,例如德鲁伊的“狼魂”、“枭兽之力”和“风暴之子”等技能对召唤物不生效。类似的,召唤物也无法受益于某些主动技能的增伤效果,比如德鲁伊的“神木之靴”和炽源天赋中的“百步穿杨”技能。
4. 距离与移动
召唤物可分为近战和远程两种类型。比如,德鲁伊的物理甲虫是近战召唤物,而毒蜘蛛则是远程召唤物。每种召唤物都有其特定的攻击范围。近战召唤物的攻击范围通常在200以内;而远程召唤物(如毒蜘蛛)则没有攻击范围限制,能够攻击地图上的任何目标,但不能跨越不同的区域。
召唤物还可以分为固定和移动类型。例如,多头蛇是固定召唤物,而骨魔则是移动型召唤物。移动召唤物有固定的移动速度,并会朝着角色移动。如果角色离召唤物较远,召唤物会以其移动速度靠近角色。若角色不断高速移动,召唤物(尤其是近战型)可能无法及时进行攻击动作,因此其移动速度一般不设得太高。召唤物的攻击方式有单体攻击和群体攻击之分。例如,毒蜘蛛的攻击是单体的并带有穿透效果,而物理甲虫的爆炸攻击则是范围群体攻击。骨魔的普通攻击和横扫技能也属于群体攻击,但其攻击范围与技能效果有所不同,因此可以通过配合聚怪技能来提高效率。
5.案例分析
在计算召唤流派的累计伤害时,可以借助上述召唤物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。以魂灵师的大骨魔流派为例,假设装备搭配了堕天魔手(该装备会在召唤骨魔时先吸收亡骸,超过5具时骨魔获得450%的伤害加成和50%的攻速加成,持续30秒),且骨魔技能树已完全加满。假定此时人物每秒攻击一次,并且冷却缩减达50%。在稳定状态下,骨魔的普通攻击能达到49.6万,横扫攻击则为149万。
在这个条件下,骨魔大约每5秒召唤一次,到第15秒时,骨魔数量达到4个,并且每隔5秒会替换掉一个骨魔。考虑到第一个骨魔并未享受堕天魔手的伤害加成,且初始召唤出的4个骨魔每个从召唤到伤害输出大约需要44帧,因此在计算时我们暂时将第一个骨魔的伤害视为0,而后续3个骨魔则从召唤开始便开始输出。骨魔替换时损失的伤害时间大约为44帧,并且如果新召唤的骨魔距离目标较远,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赶到敌人。因此,为了最大化伤害输出,建议人物与敌人站位保持一致。
从单个骨魔的攻击周期来看,其为42帧一个循环,包含2次普通攻击和1次横扫攻击,总伤害为:49.6万 * 2 + 149万 = 248万。假设在打桩30秒(900帧)的情况下,总共召唤骨魔6次,替换掉2次骨魔。根据计算,打桩30秒的骨魔伤害为:[(5 * 0 + 5 * 1 + 5 * 2 + 5 * 3 + 10 * 4) * 30 - 2 * 44] / 42 * 248万 = 1.19亿,结果与实际相符。此时每秒伤害次数为:1.19亿 / 49.6万 / 30 = 8(每秒伤害次数的定义请参考“流派伤害计算方法”)。
如果打桩持续60秒(1800帧),总共召唤骨魔12次,替换了8次骨魔。此时,60秒的骨魔伤害计算结果为:[(5 * 0 + 5 * 1 + 5 * 2 + 5 * 3 + 40 * 4) * 30 - 8 * 44] / 42 * 248万 = 3.16亿,同样符合实际情况。此时每秒伤害次数为:3.16亿 / 49.6万 / 60 = 10.6(每秒伤害次数的定义请参考“流派伤害计算方法”)。
从这些计算结果可以得出,骨魔流派在打桩时需要大约20秒的启动时间才能达到最高的每秒伤害。在实际战斗中,骨魔的初始数量为4个,因此计算秒伤时,伤害次数会有所增加。进一步分析,在使用红塔的情况下,由于大约在15秒内能召唤出4次骨魔,在红塔20秒的BUFF期间,这4个骨魔会受到BUFF加成。红塔BUFF结束后,这些骨魔会逐渐被替换,因此红塔BUFF对骨魔的增益期大约持续35秒(从召唤第一个骨魔开始算起),其中15秒到20秒是输出最强的时段。